docker常用命令
docker 查看日志 sudo docker logs -f -t --tail 20 mysql docker拷贝内容到宿主机 docker cp [OPTIONS] CONTAINER:SRC_PATH DEST_PATH 例如:docker cp 容器名:容器路径 宿主机路径
docker 查看日志 sudo docker logs -f -t --tail 20 mysql docker拷贝内容到宿主机 docker cp [OPTIONS] CONTAINER:SRC_PATH DEST_PATH 例如:docker cp 容器名:容器路径 宿主机路径
docker pull 失败 错误信息 Get https://registry-1.docker.io/v2/: dial tcp: lookup registry-1.docker.io: no such host 解决方法 将dns修改成8.8.8.8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简介 supervisor管理进程,是通过fork/exec的方式将这些被管理的进程当作supervisor的子进程来启动,所以我们只需要将要管理进程的可执行文件的路径添加到supervisor的配置文件中就好了。此时被管理进程被视为supervisor的子进程,若该子进程异常中断,则父进程可以准确的获取子进程异常中断的信息,通过在配置文件中设置autostart=ture,可以实现对异常中断的子进程的自动重启。 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supervisor 配置 进入配置文件目录 : cd /etc/supervisor/conf.d 新建配置文件 sudo vim test.conf 配置内如如下: [program:cow] command=/home/argericy/workspace/test #要执行的命令 autostart=true #自动启动 autorestart=true #自动重启 user=root #执行命令用户 log_stderr=true logfile=/var/log/test.log #日志文件 stopsignal=INT [supervisord] 参数解释 ;[program:theprogramname] ;command=/bin/cat ; 程序执行命令,需要 ;process_name=%(program_name)s ; process_name expr (default %(program_name)s) ;numprocs=1 ; 进程启动数量,默认为1 ;directory=/tmp ; 工作目录,如果配置了工作目录,command 配置项 可以直接执行工作目录里的命令 ;umask=022 ; 设置进程权限 默认为:none ;priority=999 ; 设置优先级 默认:999 ;autostart=true ; 在 supervisor 启动时启动程序,默认为:true ;startsecs=1 ; 程序启动 startsecs 秒 后视为程序启动成功, 默认为:1 ;startretries=3 ; 当程序启动失败后最大尝试次数,默认为:3 ;autorestart=unexpected ; 其值为可以设置为 true 、false 、expected 设置为 true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自动重启, 设置为 false 则不自动重启,设置 unexpected 则配合 exitcodes 使用,只有在 exitcodes 配置的中的退出代码 才会自动重启 ;exitcodes=0,2 ; autorestart 设置为 unexpected 此项生效,默认为: 0,2 ;stopsignal=QUIT ; 用于 kill 进程的信号 默认为: TERM ;stopwaitsecs=10 ; 停止进程等待秒数,默认为:10 ;stopasgroup=false ; 发送停止信号给 UNIX 进程组 默认为:false ;killasgroup=false ; 发送立刻中止信号给 UNIX 进程组,默认为:false ;user=chrism ; 设置启动程序的用户 ;redirect_stderr=true ; redirect proc stderr to stdout (default false) ;stdout_logfile=/a/path ; 输入日志配置 ;stdout_logfile_maxbytes=1MB ; 日志容量大与1m则分割日志 ;stdout_logfile_backups=10 ; 备份文件数量,默认为10 ;stderr_logfile=/a/path ; 标准错误日志输出 ;stderr_logfile_maxbytes=1MB ; 日志容量大与1m则分割日志 ;stderr_logfile_backups=10 ; 备份文件数量,默认为10 ;serverurl=AUTO ; override serverurl computation (childutils) 使用 supervisorctl Supervisorctl 是 supervisord 的一个命令行客户端工具,启动时需要指定与 supervisord 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否则与 supervisord 一样按照顺序查找配置文件。 ...
系统要求 操作系统 CentOS 7.0 x86_64 网址:http://www.centos.org/ 所需软件 FreeRADIUS 3.0 网址:http://freeradius.org/ 目前最新版本为3.0.6 MariaDB 网址:https://mariadb.com/ 目前最新版本为10.3.9 注:MariaDB数据库管理系统是MySQL的一个分支,主要由开源社区在维护,采用GPL授权许可。开发这个分支的原因之一是:甲骨文公司收购了MySQL后,有将MySQL闭源的潜在风险,因此社区采用分支的方式来避开这个风险。 MariaDB的目的是完全兼容MySQL,包括API和命令行,使之能轻松成为MySQL的代替品。MariaDB虽然被视为MySQL数据库的替代品,但它在扩展功能、存储引擎以及一些新的功能改进方面都强过MySQL。 注意事项 本文提到的所有操作,需要以root身份执行。 FreeRADIUS 3.0的安装 根据官网上的说明,建议采用二进制安装包的形式安装,而不推荐从源代码编译的方式。因此,本次采用二进制安装包的形式安装。. 安装FreeRADIUS 3.0 服务器程序 以root身份登录到终端,执行以下命令:yum install freeradius 输入“y”,继续安装。 安装完毕。 安装FreeRADIUS工具包(freeradius-utils) 这个工具包是用于测试freeradius的,后面会用到。安装方法同前,执行一下命令: yum install freeradius-utils FreeRADIUS 3.0的测试 修改用户管理配置文件 该文件是/etc/raddb/users,使用vi工具打开,命令如下: sudo vim /etc/raddb/users 打开文件后,查找 steve Cleartext-Password :="testing" (76-84行), 取消该段内容的注释。 修改防火墙配置 修改防火墙配置,允许freeradius所使用的端口1812,1813通过。命令如下: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1812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1813 -j ACCEPT 以调试方式启动freeradius 执行以下命令:radiusd –X 使用测试工具测试 再打开一个新的终端,以root身份登录,执行如下命令: radtest steve testing localhost 0 testing123 ...
it‘s my life 最喜欢的句子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最喜欢的乐队 最信奉的信条 大道至简 世上至所有有专业和非专业的划分就是因为这世界太复杂需要专业的人帮我们去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促使我们生活的便利。 将复杂的东西简单话,应该是每个专业的人应该不遗余力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故作高深,弄出一堆复杂的东西去呈现他人。生活中也总少不了有人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或把复杂的东西搞的更复杂。普通人把这样的人当高人,专业的人不解为何舍近求远。